主页 > imtoken有usdt钱包地址吗 > 深度 | 暴跌的币圈:史上最疯狂、最脆弱的一幕

深度 | 暴跌的币圈:史上最疯狂、最脆弱的一幕

imtoken有usdt钱包地址吗 2023-03-17 05:20:56

记者 | 冯尚月

编辑| 李阳

“Ripple 60%, ACT 70%, BCD 80%, DNT 65%, EOS 30%, GNX 75%, HSR 70%, Mana 60%, Qtun 40%...”

1月16日,这段行程的文字在多个微信群中流传。 对于大多数不相关的人来说,它只不过是一串晦涩难懂的字符。 但对于那些参与数字货币交易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痛苦——每个百分比对应一个数字“代币”从月初的高点下跌的幅度。

这是“币圈”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断崖式下跌。 当然,在此之前,一轮近乎疯狂的暴涨也刷新了人类数字货币的历史——紧随其后的是主流创投圈加持下的区块链双相障碍。 有人用“飓风”一词来形容这个风口——他们马不停蹄地研究和讨论这项技术。 这是许久未见的集体激动。 仿佛错过几天,就真的错过了一个时代。

对技术革命的信心来自于猜测。 与2017年9月4日中国禁止ICO监管政策后币圈经历的“猝死”相比,这次下跌更多是出于恐慌——从新年1月3日开始,”央行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决定查封所有比特币矿场”的消息不胫而走,虽然后来财新从权威渠道证实这不是真的,但也有声音称,电价、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将逐步出台早前央视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70%的比特币产自中国矿山。

交易者就像猛禽。 1月7日开始,比特币开始下跌,其他数字货币也随之下跌。 十天后,包括各种项目代币在内的主流数字货币大幅缩水。 从1月15日开始,一切似乎都变得更糟了。 据数字货币网站“飞小号”数据显示,当天,原本5%—10%的跌幅开始扩大至20%以上,部分跌幅达到50%。 往往在很多人认为可以“抄底”的时刻,却迎来了更大的暴跌。 在近2000种数字货币中,上涨的不到十种(最差的时候只有三种)。

人们意识到,数字货币的交易圈是那么脆弱,那么容易被控制。

比特币作为最主流、最坚挺的数字货币,在这三天经历了巨大的暴跌。 截至1月18日凌晨,比特币价格仅为10396美元,较1月16日的15174美元下跌了1/3,与两周前的最高点19299美元相比几乎“腰斩”。 作为对比,在一度引起币市恐慌的2017年9月4日,比特币价格仅下跌300美元,不到此次跌幅的1/10。 2018年1月18日上午,比特币和数字货币小幅反弹。 但市场仍然不稳定。

bch币和bcc币的区别_bch替代btc_bch pccpch

比特币价格走势图,仅就跌幅而言,已创近三日历史纪录

不过,“久经考验”的人对此已不再感到意外。 反倒是新年期间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区块链“台风”的新币人受到了沉重打击。 有人笑说:“开通一次平台要交几十万手续费”; 一首歌在这个狭窄的圈子里反复流传:刘欢的《重新开始》。

这场灾难给了狂热的投资者一剂难得的清醒,也让人们意识到,“一夜暴富”的货币市场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光明前景背后,依然存在重重陷阱。 天上掉下来的大财又蒸发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头再来。

分叉、私募和区块链炒作

回顾中国数字货币炒作史,“94事件”无疑是一道分水岭。 2017年9月4日,央行、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门出台行动9月4日正式停止ICO融资。 七部门通知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要立即停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之后,国内ICO暂停一段时间,交易所转移到海外。 原本疯狂的猜测平息了下来。 对于由热转冷的币圈人来说,也开始了解到ICO的风险。

然而,这种表象掩盖了一些真相:逐利狂从未消失,只是被新的形式所取代。 比特币在 10 月下旬开始暴涨后,数字货币的热度又开始复苏。 此前代币市场饱受诟病的三大问题:代币发行过多、项目造假、银行家控制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出现了。 新“玩法”:分叉币、私募代理投资、区块链炒作。 这些炒作不仅损害了币圈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也进一步助长了热钱的假象。

分叉币,顾名思义,来源于区块链中“分叉”的概念。 比特币的早期分叉是对比特币区块扩容问题的折中方案。

理论上,分叉意味着比特币的不完全升级。 升级后,部分未升级节点拒绝验证升级节点出块,但升级节点可以验证未升级节点出块。 块,从而分裂成两条链。 2017年最具影响力的分叉是比特大陆创始人吴忌寒推动的BTC与BCC的分叉。 这次分叉成功诞生了拥有800万个区块的比特币现金(BCC,又称BCH)。 目前,BCH的交易量已经达到数字货币的第四位,甚至高于一直被视为主流数字货币的莱特币。 10月24日,廖翔从比特币中分叉BTG(Bit Gold),主打“矿工去中心化”,一度挤进数字货币交易量前四。 11月24日,李笑来宣布推出另一个分叉:SBTC(Super Bitcoin)。 以太坊在 12 月也有两个相互竞争的分叉币:EMO(以太坊修复)和 ETF(以太雾)。 双方甚至为了比拼谁是以太坊“王子”而先发制人,在币圈引发争议。 .

如果说最初的分叉币是对区块链问题的解决和创新,那么11月之后,分叉币和初叉(IFO)开始迅速泛滥,据比特派统计()两个月时间,已经有20多个“比特币的分叉硬币”。 它的名字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除了最初的比特币现金和比特币黄金之外,还出现了比特币白金、比特币钻石,甚至比特币上帝。 分叉硬币已成为新“ICO”的代名词。

一个典型的分叉币操作是:通过公布分叉币,按1:1的比例给每个用户一个特殊的新“分叉币”“糖果”。 分叉后用户普遍获得新币后,自然会有交易需求。 这时候可以引导舆论,庞大的用户量和交易需求会倒逼交易所上币。 币种在交易所上市后,分叉币的持有者先用一定的资金来提升分叉币的价值,制造被追捧的假象,然后卖出自己“预挖”的分叉币套利。

在整个过程中,分叉币在形式上避免了政策风险,因为它们是“免费赠送”的,没有经过最初的代币众筹过程。 另一方面,由于是比特币或以太坊“分叉币”的“升级版”,用户往往会放松警惕,盲目追求。

但是分叉币到底有多少技术含量呢? 业内人士为36氪分析:屈指可数。 很多分叉币只是对主链的几个技术参数进行了简单的改动,其技术含量低于一般的ICO项目,更谈不上落地和实现对原有比特币或以太坊的替代。 最终,大部分分叉的币在热钱过去之后,都成了收割韭菜的工具。

二是私募和代理投资的乱象。 私募和代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私募,而是指在项目代币发行前,某些与项目密切相关的人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一定数量的代币。 他们可以将这个代币额度以二次涨价的方式转售给其他用户,或者收取一定的费用。 由于代币在交易所上市后可以有非常高的价格预期,这些“私募”的消息一出,股份就会一扫而光。

“94”后,公募ICO转入地下,其中“私募”是主要渠道之一。 项目发布者通过微信群和QQ群发布私募,份额由群内成员瓜分,完全没有实名要求。 当份额超过群内个人资金量时,个人可以将私募消息传播到其他群,层层分配涨价。 这些发布私募信息的QQ群、微信群的门槛还是非常高的,一些“大佬”加入的微信私募群“开价”上百个以太币。

另一方面,“替代投资”也成为新的中介角色。 “94事件”后,国内人员投资ICO项目难度加大,部分优质项目为中国用户封IP。 因此,国内部分人员将自己的数字资产交给可以代为投资的用户,ICO后兑换代币。

由于没有第三方担保,无论是私募还是代理投资,都是纯粹的C2C行为,欺诈行为屡见不鲜。 一种最常见的方式是,群主或代理投资人声称有一个项目可以代投,要求成员支付一定数量的以太币,但随后又宣布该项目失败,或者干脆消失。 在筹集到一定数量的以太坊后,他们以各种借口延迟支付,等待交易所上线。 若代币上市价格超出预期,将告知投资人项目失败,并退还以太币; 如果代币坏了,它就会贬值。 代币发行给投资者。 一些代理投资者居住在海外,即使投资者知道他们的身份,也无能为力。

bch替代btc_bch币和bcc币的区别_bch pccpch

典型的代投骗局:代投后,宣布项目失败,用户被封杀后跑路

国内甚至出现了微信群编造的“假私募群”。 用户加入一个特殊的私募群,所有微信“投资人”都是假的,旨在吸引投资人。

bch替代btc_bch币和bcc币的区别_bch pccpch

典型的私募骗局:伪造一个集团,但除持币者外的所有受托人

三是区块链炒作。 迅雷万科币推出后,迅雷的股价和市值借助区块链概念大涨,引发众多传统互联网公司借“区块链”概念重新炒作。 由于巨大的用户优势和品牌优势,传统互联网企业进入区块链往往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同时,区块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利于提供场景。 虽然不能直接发行ICO代币,但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类似于“VR概念”的股价上涨获利,也可以通过发行专用积分终端(通常称为“矿机”)获得收益。

但另一方面,传统企业的区块链转型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漫长。 首先,目前区块链技术还不成熟,少数应用还处于试验阶段。 一些大公司号称有用户优势,但区块链逻辑完全不同。 庞大用户群的高频高效交易,对底层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目前,国内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满足这一要求。 其次bch替代btc,区块链技术还有一定的门槛。 国内具有区块链项目开发经验的人才非常稀缺,传统企业技术人员向区块链专业工程师转型需要时间。 第三,区块链和传统互联网不仅在产品上,在管理、研发、销售结构上也有非常大的差异,不可能一蹴而就。 最后,矿机积分IMO模式已经被互联网金融协会“点名”,未来将面临进一步的政策和法律风险。

除了这几个问题bch替代btc,思考区块链项目的根本问题,对于审视传统互联网企业还是有效的:企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否必须使用区块链来解决? 有没有其他更成熟的区块链项目解决过?

目前,上交所表示,“区块链”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仍难以形成稳定的业务,概念炒作迹象明显。 对此,上交所采取了暂停询价、停牌、对相关概念股进行澄清等分类监管措施。 消息发出后,区块链概念普遍走低。

监管压力与政策恶性循环

这个圈子里充斥着各种“监管来了”的消息。

元旦刚过,币圈知名人士郭宏才署名的朋友圈就在附近传开,“我有确切的消息,5号后所有矿场将被查封,持有和交易虚拟货币将被禁止。”被视为扰乱金融秩序罪。几天后,郭宏才辟谣。但“矿山被关闭”的消息却传开了。

1月3日,有媒体称,央行“召开闭门会议,要求限期关闭比特币矿场”。 至于微信上的传播,更是以假乱真。 其中一张截图称,“25日将出台监管政策,包括矿业退市、墙交易所等。” 应禁止虚拟货币的中心化交易,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个人和企业。 为此类货币的集中交易提供做市、抵押和清算服务的个人和机构也应被禁止,例如在线‘钱包’服务提供商”。

目前,政府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规范性文件,但各种消息足以让人恐慌。

除了中国,隔海相望的韩国政府也在宣示将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监管。 1月15日,对于加密货币交易,韩国政府政策协调办公室发布公告称,韩国将按计划实施数字货币实名制,以遏制非法数字货币交易。 同时,韩国将在综合讨论后就关闭数字货币的提议做出决定。 16日,由于币民抗议,政府重新讨论数字货币新规,韩国银行放弃此前停止提供数字货币账户服务的决定。 与此同时,该国六大银行被告知,他们必须安装系统以防止加密货币的匿名交易。 由于韩国市场持有10%的以太坊和5%的比特币,韩国政府的这一政策无疑助长了数字货币市场的波动。 伦敦在线交易平台 ETXCapital 的高级市场分析师威尔逊甚至认为,韩国、中国和日本已经考虑了监管加密货币的共同方式。

短期内,对比特币和数字货币持谨慎态度的国家占多数。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全球环境下,也有不少国家对数字货币和数字资产交易持开放甚至鼓励态度。 例如,马来西亚政府已批准在该国合法使用比特币。 白俄罗斯已将加密货币合法化,以期吸引外国投资。 新加坡还表示不会加入国家控制的加密货币行列。 而日本,由于其开放的区块链态度和庞大的资本市场,被认为是数字货币的下一个聚集地。

各国政策态度不一致,中心化世界很难达成共识。 这使得传统国家政策对数字货币的严格监管实质上难以落实。 交易所和一些项目方迁移到新的地区,通过互联网向国内输出信息,仍然可以吸引资金。 真正落到实处、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项目很难迁移。 最终获利的只是一系列中介和代理投资者。

从结果来看,造成了一种特殊的政策恶性循环:政策越打越希望彻底杜绝数字货币交易。 数字货币交易越容易进入地下和其他国家,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就越有可能受到威胁。 相反,一些本应受到打击的币圈银行家却故意利用夸大和曲解的政策消息进行炒作,操纵币市,定期“收割”投资者资产。

多位区块链从业者告诉36氪,虽然讨厌币圈炒作,但对单一的“一刀切”监管也持保留态​​度。 一旦相关网站在中国被完全封锁,可能会出现更加隐秘的地下数字货币交易网络,更多不受监管的代理投资和中介机构将从中受益,用户的交易成本将变得更高。 另一方面,虽然区块链技术的本质与代币炒作完全不同,但简单的禁令很容易影响到现有的区块链初创企业,导致中国现有的区块链人才和资金流失到其他国家。

区块链是一项不容错过的伟大技术,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考验从业者和决策者的智慧。